正霄一下飞机,便把手腕上的表调成台湾时间。
去国三年半,松山机场景物依旧,他忍不住深吸一口气。这块土地上有他最深的牵绊,所以他一拿到学位,就毫不犹豫地飞回来。
他一出关就看见何禹。除了头秃些、肚子胖些,何禹一点都没变,一张合不拢的笑嘴,比学成归国的正霄还兴奋。
“欢迎回来!”何禹用力拍着正霄的背说:“你小子喝了几年洋墨水,愈来愈有架式啦!”
“什么架式,不过念几本洋书罢了。”正霄笑笑说。
“念洋书就是镀金,一下身价百倍。”何禹驾一辆军用小吉普说:“你接了母校的聘书,我还是不放过你。”
“怎么说?”正霄眉毛一抬。
“美国介入越战,要以台湾为后勤基地,所以偶尔要借借你的长才。”何禹说。
“大哥,我现在是书生报国,搞不来情报战了。”正霄忙说。
“不是情报战,只是顾问。”何禹说:“近来政局不是很稳,去年中法断交,今年又美援停止。但我有信心,台湾会起飞的,你看着好了,你不会后悔回来。”
正霄根本没有留在美国的打算。当他收拾行囊奔回国民所得只有二百多美元的台湾时,的确是留学生的异数。
但他的心在这里,他能不回来吗?
三年多了,阿素始终没有消息,他们运用私人管道,也刊过寻人启事,阿素却如海面上的泡沫,蒸发不见了。
徐升放弃了,何禹也不再搜寻,两人都做了最坏的假设,要正霄死心。正霄却不愿想阿素有什么三长两短,他相信她还活着,因为他仍那么思念她,无一日相忘,彷佛她在某一处,用情丝缕缕来牵系他。
他终于了解什么叫“儿女情长,英雄气短”。她这样一个小小的女子,不及他的肩,却能挑起他内心最温柔的感情,并且长驻不走,不就像是一种蛊惑吗?
当年要不是何禹押他到松山机场,强迫他赶上冬季班,他可能还留在台湾找阿素呢。
在芝加哥三载余,夏天湖风拂面,帆影依依;冬天雪花纷飞、莹白世界,四季来去,欢声笑语,都无法冲淡阿素的影子。
想她时寂寞,不想她时更寂寞。山中数月似乎已成为他的宝山圣地,两人相处种种成为他最珍贵的回忆。
人海茫茫,她到底在哪里呢?
望着车窗外的台北街头,变化不多,仍可以感觉。楼房多些,轿车多些,人多些,甚至屋顶也零零星星有了电视天线。
“现在政府正在淘汰三轮车,辅导出租车。过一阵子,摩托车也要取代脚踏车了。”何禹在一旁说。
车子经过招牌林立的闹区,正霄看见一群人围在骑楼下,不知在看什么。
“他们在看电视。”何禹看出他的疑问,“台视三年前开播后,买得起的还没几家。所以一到黄昏,大家就聚在电器行前面看。”
过了闹区,房舍渐少,稻田农地一块块出现。
灌溉用的留公圳是他所熟悉的,沿着新生南路,来到大学附近的一排新公寓。
每户都是两层的水泥楼房,附一个小小的院子,看来非常安静舒适。
何禹把车停在一扇红门前说:
“这间是你的。左右邻居都是教授,环境很单纯。我的就在你对面。”
正说着,另一边的红门开了,何禹四个上中学的孩子都闻声出来,亲热地喊他陆叔叔。
正霄终于有回家的感觉了。多年来他和何家已建立一份深厚的感情,对何禹夫妇比自己的兄嫂还亲,甚至他赚的钱都交予何大嫂文丽来保管,她也认真为他标会置产,下一步则期盼他早日结婚生子。
文丽办了一桌丰盛的宴席来为正霄接风洗尘。席间除了何家六个人外,还有文丽的123